无极CU250自动挡测评(技术篇): 技术是轻松骑行的基石
- 2025-07-12 23:37:10
- 348
就在7月3号无极发布CU250自动挡价格后,我们摩托信息在第一时间拿到了新车。相较于其它车型,我们已经对无极CU250自动挡的前序车型进行过一次短测和一次2000公里的长测,可以说对它的一个整体机械素质还是比较了解。
由于本次CU250自动挡在外形方面并没大的改动,但技术方面的提升较大,所以本次测评我们将分为“技术”与“操控”两个维度来解读CU250自动挡的独到之处。
01
独创“蠕行模式”:告别油离配合
作为CU250自动挡的两个黑科技之一,“蠕行模式”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还是比较普遍的。该模式可以缓解骑手在陡坡缓行或拥挤的早高峰车流中低速蠕行时的手忙脚乱。传统摩托车需要精准的油离合配合,来实现低速前行,稍有不慎还容易熄火。
“蠕行模式”触发条件也相当简单,当系统检测到车速在6km/h至13km/h之间且油门完全松开时,自动进入蠕行状态,车辆将如自动挡汽车般平稳维持约8km/h车速缓行,无需我来捏离合或频繁给油控车。
在实际体验中,这一功能带来的便利程度远超预期。无论是坡度较大的桥面还是走走停停的拥堵路段,我只需专注方向把控,无需担心熄火或拖挡的问题。这对于新手和手小捏不住离合的女性骑士来说,这不仅大幅降低了骑行的心理压力和操作门槛,更让日常通勤中的低速跟车变得更加从容。可以说,蠕行模式是CU250自动挡“轻松骑行”的一个直接体现。
02
独创过弯侧倾保护:要乐趣也要安全
跑山压弯是骑车时的一大乐趣,却也暗藏风险。CU250自动挡搭载的另一项核心技术——独创过弯侧倾保护系统,则致力于让这份快乐更安全。
经常跑山的朋友都知道,摩托车在弯心换挡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当摩托车压弯过弧线时轮胎的抓地力几乎完全被用于抵抗转弯的离心力,能用于承受加速或减速的纵向抓地力余量非常小。如果这个时候换挡造成动力顿挫,则会引起车身重心的前后转移,驾驶比较激进时极易引发摔车。
对于手动挡的车型,骑手可以通过自身的骑行经验来规避风险。而自动挡车型则完全依赖工程师对换挡逻辑的调校和电控系统来保障安全。
CU250自动挡为保障安全压弯,就通过角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倾角。当系统检测到压弯倾角大于20°、骑手驾驶比较激进时会自动介入,适时锁定挡位,防止因换挡顿挫引起车身重心的前后转移造成摔车。
在实测中我们发现,这套系统的介入细腻而有效。它存在感并不强,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在极限边缘默默守护。对于追求稳定巡航的骑士,它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对于偶尔想小试身手的老手,它又保留了足够的操控自由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保护,显著提升了骑手的弯道信心,尤其在路况复杂或雨天骑行时,安全感倍增。
03
V-AMT换挡:比AMT再平顺一点
作为自动挡摩托的核心,CU250搭载的V-AMT变速系统换挡逻辑类似汽车AMT的变速系统。
经过几天实测,我们发现这套变速系统在同类竞品中的表现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平路温柔加速,还是山路急加油门,其换挡过程异常平顺,动力衔接流畅,几乎感觉不到传统AMT或早期自动挡摩托常见的“顿挫拉扯感”。
尤为难得的是,这套系统在全速域都保持了极佳的平顺性。即使在走走停停的市区拥堵路况,频繁的起步、加减速也依然顺滑,大幅减轻了骑士的疲劳感。在D挡下,其调校明显偏向舒适,响应迅速但不激进,换挡精准卡在4500转的舒适区域。
同时,自动换挡逻辑也相对聪明,能准确理解骑士意图。尤其是在D/S模式下,深拧油门时换挡节奏延后,动力随叫随到。可以说,无极在自研V-AMT的平顺性和响应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是这台车“好骑”的核心支撑。
04
震动抑制:一脉相承
V缸发动机的震动控制一直是个挑战,但无极的V缸车型在震动抑制方面,此前就交出了高分答卷。
通过优化发动机内部平衡轴,CU系列的V缸车型怠速时震动微乎其微,手把、坐垫、脚踏处几乎感觉不到明显抖动,远超同级别V缸车型。
05
结语
可以说,无极CU250自动挡的技术核心,紧紧围绕着“易操控”、“更安全”和“真舒适”这三大目标精准发力,每一项创新都切中了提升日常骑乘体验的关键。它不仅仅是解放了操控离合的手,更是通过电控技术显著降低了骑行疲劳度。
无极此举,在250cc自动挡巡航车领域,无疑树立了一个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技术扎实可靠的新标杆。除了技术方面,我们接下来将深入体验CU250自动挡的操控表现、刹车性能及油耗经济性,并测试其“全段位骑行”定位如何在动态中完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