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 今明2年, 这3类汽车“掉价”严重, 大家理性购买

  • 2025-07-06 07:00:06
  • 203

车市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价值革命。曾经象征身份的三叉星徽、蓝天白云标,如今在新能源与国产品牌的双重夹击下,价格体系轰然倒塌。而那些曾被视为“梦想之车”的豪华座驾,正沦为贬值重灾区。

一、大势已去的二线豪华车:打折越狠,死得越快

凯迪拉克CT6狂降8万,入门价跌破28万,销量却同比暴跌67.71%;英菲尼迪QX50优惠14万卖到21万出头,今年前4个月全国仅卖出91辆;捷豹E-PACE甩卖价仅13.19万,比本田CR-V还便宜,依然无人问津。

这些品牌深陷“降价—品牌贬值—再降价”的死循环。当“七折豹八折虎,凯迪拉克五折五”的调侃成为现实,二手市场早已将其列入黑名单——车贩子见到这类车调头就走,只因转手就亏本。

二、销量一般的一线豪车:光环消失,价格腰斩

奔驰C级从33万跌至18万提车,宝马i3从40万腰斩到19万,奥迪Q5L终端价击穿26万。

BBA的降价潮看似“真香”,背后却是销量崩盘:奔驰一季度在华销量暴跌11.6%,宝马、奥迪同步下滑。4S店销售坦言:“以前躺着赚钱,现在求着试驾还得送保养”。更致命的是,铝换钢、断轴门等减配丑闻,让“德国工艺”的神话彻底破灭。

三、价格虚高的豪华电车:续航虚标,智驾裸奔

早期续航低于400km的电动车,如今残值率普遍跌破30%。某2019款新势力车型,28万新车如今二手价仅6-8万。

更坑的是“技术裸奔”的豪华电车:缺乏800V超充技术的车型,12分钟充80%的电车上市后立刻沦为“充电慢的电子古董”;未预埋激光雷达和高算力芯片的车型,在城区NOA普及后连二手车商都不敢收。保时捷Taycan被小米SU7 Ultra性能碾压的尴尬,暴露了传统豪牌电车的技术滞后。

结语:

市场正在用脚投票:问界M9连续9个月霸榜50万以上销冠,理想年销破50万辆。当国产车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城市NOA重新定义豪华时,传统豪车还在用“真皮座椅老动力”讲故事。

明智的消费者已看清:真正的豪华,不再是方向盘上的一个标,而是技术领先、体验升级与价值守恒的铁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