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雷达高海拔极限挑战圆满成功, 树立新能源皮卡性能新标杆

  • 2025-07-12 23:35:26
  • 397

近日,由中汽中心携手中科院开展的 “探索雪域之巅 守护蔚蓝星球” 珠穆朗玛峰生态保护科研行动圆满收官。吉利雷达地平线 EM-P 凭借卓越性能,成为此次科研活动的指定用车,圆满完成珠峰核心区域人员物资转运、高海拔数据采集及样本冷链运输等关键任务。活动期间,该车更成功通过中汽中心组织的高海拔皮卡极限性能挑战赛,在极限续航、馈电能耗、陡坡攀爬等严苛测试中脱颖而出,以硬核实力赢得专家高度认可,并荣获中汽中心权威认证,彰显了新能源皮卡车型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与适应性。

征服极限:三大测试树立皮卡性能标杆

在被誉为 “地球第三极” 的珠穆朗玛峰开展科研考察,对运输车辆的动力性能、能源补给、续航能力及车身安全发起全方位终极挑战。而中汽中心组织的高海拔皮卡极限性能挑战赛,更是以极端环境与严苛标准,成为检验皮卡综合实力的 “性能炼狱场”。吉利雷达地平线 EM-P 直面车辆极限续航、馈电能耗、陡坡攀爬三大专项测试,在平均海拔超 3800 米的雪域高原,凭借硬核技术突破行业天花板。

在含氧量不足平原 60%、气压骤降的恶劣环境下,雷达地平线 EM-P 搭载的 3 挡 DHT 智能换挡系统与智能能量管理算法协同发力,将传统油电转化效率提升 20%。实测数据显示,车辆满油满电状态下跑出 1017.8km 综合续航,逼近官方 1068km 标定值;纯电续航达 96km,达成率超 96%。这一成绩远超同级燃油皮卡数百公里的续航水平,彻底击碎了高海拔地区新能源车型 “续航打折” 的固有认知。

面对满油馈电、载重 620kg 的严苛条件,雷达地平线 EM-P 穿梭于高原复杂路况,最终以 5.9L/100km 的惊人油耗完成测试,优于官方 6.4L 的馈电油耗数据。这一成绩得益于其智能能量分配策略 —— 纯电 / 增程 / 直驱模式毫秒级智能切换,用户可自定义 SOC 30%-85% 保电策略,整车控制器(VCU)实时感知路况、精准调配能量。配合电池智能预热技术,即便在低温环境下,也能确保外放电设备电压稳定,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在海拔 3700 米的非铺装路面,雷达地平线 EM-P 遭遇皮卡满载爬坡极限 65% 的陡坡挑战。面对 1000kg 的重载压力,车辆智能电四驱系统仅用 20 毫秒完成扭矩分配,动力瞬间精准传输至每个车轮;隐藏式大梁将车身抗形变能力提升 300%,有效抵御重载冲击;满载状态下 39 米的制动距离,较燃油皮卡缩短 6 米,实现 “快上稳停”。最终,吉利雷达如履平地般征服陡坡,展现出碾压级的越野性能与通过能力。

实战验证:珠峰任务彰显全能本色

当挑战赛的严苛标准遇上真实科研 “战场”,吉利雷达地平线 EM-P 以全场景适应力,重新定义新能源皮卡的极限价值。在平均海拔超 4500 米的珠峰核心区,它不仅是物资运输的 “钢铁驼队”,更是科研攻坚的 “移动实验室”,以极限能力征服人类生命禁区。

在含氧量不足平原 50%、最低气温逼近 - 20℃的雪域绝境,雷达地平线 EM-P 开启 “全勤模式”:连续多日穿梭于海拔 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与冰川无人区之间,为科考队运输精密设备、生活物资;其超强外放电功能化身 “高原能量站”,彻底告别传统发电机因缺氧无法启动的困境,为采样仪器持续供电;保障货箱内的智能冰箱精准控温,让珍贵样本在极端环境中始终 “安然无恙”。

“它比我们更适应高原!” 一位参与科考的工程师感叹道,“在低氧环境下,大排量燃油车常出现动力衰减,而雷达地平线 EM-P 不仅动力响应更迅猛,还凭借全时电驱系统实现零故障运行,是当之无愧的‘高原工作王’。” 从物资转运到能源供给,从精密温控到极端路况突破,这款皮卡用实战表现证明:真正的强者,从不止于挑战,更在于守护人类探索世界的每一步。

科学赋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雪域高原这样的艰苦环境里,吉利雷达地平线 EM-P 既展现了过硬的性能,又做到了绿色环保。无论是高海拔挑战赛中突破行业续航极限、能耗与越野表现,还是珠峰科考任务里零故障的可靠护航,这款皮卡不仅以硬核实力重塑用户对高海拔用车的认知,更以绿色科技为脆弱的高原生态注入守护力量。

强大的性能基因赋予雷达地平线 EM-P 多场景服务能力。无论是物资运输的重载需求,还是自驾旅游的长途挑战,亦或是科研勘探的复杂路况,它都能从容应对,成为高海拔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可靠伙伴,让科技的温度真正惠及民生。

珠峰之行不是终点,而是绿色征途的新起点。吉利雷达持续深耕 “守护自然奇景” 等公益行动,深度参与科学考察与生态保护事业。同时,品牌将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不断升级产品性能与品质,引领新能源皮卡行业向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迈进,用科技力量铺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