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盈利竞赛: 零跑稳了, 小鹏还差一脚, 蔚来和智己仍危险
- 2025-07-05 03:29:17
- 371
2025年已过半,零跑、蔚来、小鹏、智己等多家新势力,年初立下的全年盈利的FLag,还有半年时间就要兑现了。
今年,吉利、比亚迪、奇瑞和上汽等多家汽车集团收缩业务规模来看,大家已经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些依靠融资和输血的汽车品牌,也到了必须要自力更生的时候了。毕竟,市场收缩的时候,如果还不能盈利,被淘汰的几率将更高。
随着6月份销量数据的公布,谁将完成年度目标,谁还需要继续加大抢救力度,从各家公布的数据里可知一二。
零跑:摸着理想和比亚迪过河
数据显示,6月零跑汽车销量为48006辆,同比增长138%。2025上半年,零跑汽车累计销售22166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6月18日,零跑汽车累计销量刚突破80万台。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卖掉了近10年累计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的声量并不算太高,但是,今年的势头却异常凶猛。
具体分析,零跑汽车销量的主要构成,主要是C10、T03和C11三款产品,从价格来看,C10的定位在15万级左右,价格是同级特斯拉Model Y 的一半。虽然跟比亚迪宋LDM价格完全重叠,但因为其是增程车型,在动力上跟比亚迪宋L DM完全区隔。
因此,在这个不少车企虎视眈眈的市场,零跑汽车凭借极高的性价比,以及避开强势竞争对手比亚迪,找到了一个真空地带。其C系列的另一款产品C11,在价格上比C10高一档,同样也是凭借“30万级技术下放到15万级”的性价比打法,成功抢到了一块市场。
零跑汽车另一款销量支柱产品T03,同样是在一块红海市场中,成功分了一杯羹。该车主打5-7万级微型车市场,这个细分市场里挤满了五菱宏光MINIEV、吉利银河的熊猫、长安的Lumin这种月销过万的代步神车。但是,零跑T03凭借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丰富的智能配置,硬是从这些代步神车中抢走了一部分客户。
另外今年4月份上市的零跑B10,也展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上市第二个月单月销量过万。目前,在B10所处的紧凑级SUV市场,主要还是燃油车的天下,新能源的竞争者主要为比亚迪。目前,跟B10价格重叠的是比亚迪宋Pro DM,,B10的情况跟C10一样,虽然与比亚迪价格重叠,但动力类型不同。
在汽车圈,零跑汽车有着“半价理想”的标签,但在造车模式上,零跑汽车与比亚迪一样,在技术上自研,在零部件方面追求高度自供,这样的好处是能极致的压缩造车成本。
在摸着理想过河后,零跑汽车又跟着比亚迪拓展市场,比亚迪都能盈利,零跑汽车也不远了。
小鹏:低价车逆袭+顶着小米压力赚钱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台。此外,1-6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189台,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去年的上半年,小鹏汽车在新势力销量榜单中,还排在第十位。但是,今年上年接近20万辆的销量,已经让其紧跟理想汽车之后,排在了第三位。
小鹏汽车的逆袭,主要靠去年8月底上市的小鹏 MONA M03 。该车上市后的首月,销量突破万辆。今年1-5月的累计销量为72240辆,占小鹏汽车今年前5月累计销量162565辆的44.4%。
今年5月底,小鹏MONA M03 Max车型升级上市,售价11.98 万元 - 13.98 万,相比此前版本的价格下探近3万,增配降价或降再次拉升该产品的销量。
当然,除了小鹏 MONA M03 外,小鹏汽车销量的暴涨,还有去年11月上市的P7+的功劳。今年前5月累计销量在37878辆,虽然约是MONA M03销量的一半,但P7+约20万元左右的定价,其给小鹏汽车带来的营收同样不可小觑。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今年第一季度亏损6.6 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亏13.7亿元,减亏幅度高达51.8%。小鹏汽车实现年度盈利,就差一款与P7+一样利润较高的新产品,即将上市的小鹏G7,或将是小鹏汽车完成年度盈利的关键。
但是,作为与小米YU7同级的竞品,在G7上市前,小米YU7抢先上市,并且官方称新车上市1小时大定为28.9万台。面对如此强大的竞品,小鹏G7上市后表现如何,仍存在较大的悬念。
蔚来:略有好转,仍需抢救
数据显示,蔚来6 月交付新车 24,925 台,同比增长 17.5%;2025 年上半年,蔚来共交付新车 114,150 台,同比增长 30.6%。
虽然同比正增长,但这一增幅与小鹏和零跑翻倍的增长逊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销量的上涨,背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年初推出的推出 5 年 0 利息的金融优惠政策,4月份针对“567”产品推出的5 年免费换电、5 年 0 息金融优惠政策。以及之后调整 BaaS 电池租用政策,标准续航电池包月租从 980 元降至 728 元,长续航电池包月租从 1680 元降到 1128 元。
从产品来看,蔚来上半年销量没有太出色的表现,或许与仅有几款改款车型的上市有关。官方在7月1日称,下半年还有三款新车上市,其中乐道 L90、乐道 L80为全新产品。
作为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上半年仅一款产品销售,月销量在5000辆以上,5月和6月提升到了6000以上。此外,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今年4月首款产品上市,但4-6月三个月的单月销量均在3000多辆,并没有出现爆款的迹象。
乐道销量没有太大的爆发,或与上半年厂家对渠道的整合有关。此前,李斌称乐道一线销售减少了40%。但萤火虫的销量同样不太亮眼,作为与蔚来同销售渠道的新品牌,价格定位上仅10万出头,萤火虫销量依然没有爆发,这对蔚来的整体销量提升确实不太有利。
除了营销渠道的整合,蔚来内部还开启多轮裁员,以及对各项业务进行整合和缩减。很显然,上半年蔚来的主要精力或许放在业务的整合上,这也是为盈利做的改变。
但是在新势力上半年累计销量排名中,蔚来已经被小米汽车、深蓝汽车等挤下去,从去年的第二梯队下滑到第三梯队。另外,蔚来今年制定的销量目标为44 万辆,上半年仅11.4万辆,年度目标完成率为25.9%。
蔚来今年能否完成销量目标,仍存在悬念,能否实现盈利更是巨大的未知。
智己:难担上汽“一号工程”
作为背靠上汽集团的智己品牌,情况比蔚来或更不理想。
据上汽集团6月产销快报显示,智己品牌6月销量为4,412辆,同比下滑15.15%,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9,158辆,同比下滑14.67%。
上汽集团2024年产销快报显示,智己汽车2024年累计销量为65,503辆。此前,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提出了明确目标,2025年智己销量要达到10万辆,并挑战在2025年12月实现盈利。
如今,时间已经过半,智己上半年仅完成目标销量约五分之一,实现年销10万辆恐怕不太可能,甚至能不能超过去年的销量仍是未知。
智己销量的下滑,主要跟市场竞争加剧有关,但跟品牌的产品也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品牌旗下有4款产品,分别为L6、L7、LS6和LS7,价格都在20万-40万。其中,起售价最低的L6,面临着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比亚迪汉、极氪007等竞品。
单从产品力上,智己L6与竞品相比没有突出的优势。从品牌影响力上,智己明显就弱了一节,宣传上也不及其它品牌。
此外,智己其它产品的定位相对L6更高。在没有特别技术优势、以及爆款产品的带动下,智己的品牌力很难在30万级市场开拓出市场。
今年,已经是智己品牌接受市场考验的第三年,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能否真正扛起这个大旗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