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怎么干? 一汽、东风求最, 上汽闯路
- 2025-07-11 04:27:50
- 187
作者|杨 璐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汽车集团业绩是衡量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
一年已经行半,汽车企业近期密集召开年中相关会议,总结上半年、部署下半年工作。
6月27日,上汽集团举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7月3日,中国一汽召开年中工作会议;7月7日,东风汽车召开年中工作推进会。
从会议情况来看,上半年,三大汽车集团总体销量均保持增长,上汽集团超200万辆,增长12.4%;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均超100万辆,尽管二者差距较大,前者增长5%,领先后者约45万辆,但东风汽车增长15.5%,为三者之最。
面对上半年复杂严峻的局势,转型与改革仍是三大集团的主旋律。
比如在公司组织架构层面,中国一汽调整品牌营销体系;上汽集团整合自主乘用车板块,启动“尚界”新品牌;东风汽车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实行自主乘用车产销服研一体化……
下半年是实现全年销量目标的冲锋阶段,对未来也影响深远。在三大汽车集团对下半年的部署中,高频出现“产品”“盈利”“合资转型”“出海”等字眼,并提出相应的规划部署。
两家汽车央企都强调要夺取“最”。
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邱现东要求,下半年各单位要扎实贯彻年度工作总体思路和“1156”重点任务部署……全力夺取十四五收官之年最大成果。
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提出,下半年要锚定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营销能力、商企能力、盈利能力突破为重点……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一切不确定性,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的经营结果。
上汽集团则强调“两条路”。董事长王晓秋表示,上汽将继续围绕《上汽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2024—2027年)》的计划部署,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闯出一条突围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具体解析上半年成果及下半年规划,可以看到三大集团存在一些共性。
产品布局
为了达成年度目标,不仅要销量,还要利润。
上汽集团下半年将密集出子,尚界品牌首款车型于秋季上市,定位为面向大众市场的SUV,价格预计在20万元以内。上汽对尚界投入资金达60亿元,团队规模达5000人,并配备专属超级工厂。
尚界——鸿蒙智行的第五界——能否将上汽销量带到新高度,继续坐稳销冠宝座?至少上汽集团是充满期待的。
上汽集团还明确:到2027年,实现全球整车销量重回行业领先,国内市场占比不低于70%,自主品牌与智能电动产品销量均超越60%。
今年,上汽的目标是整车销量为450万辆、营业收入674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205.3万辆,其中自主品牌130.4万辆,占比63.5%。按照目标,今年上汽要实现自主品牌销量超过290万辆,这意味着下半年自主板块还需卖出近160万辆。
去年,上汽通过多种方式降本增效,比如整治渠道和终端库存问题。在销量增长与成本控制双重作用下,上汽集团有望今年实现100亿元净利润的目标。
东风汽车方面,今年计划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乘用车和3款商用车,由此强化新能源产品线。上半年已销售111.6万辆,下半年定为188万辆,全年向300万辆冲刺,其中新能源汽车是100万辆,自主新能源确保90万辆。
东风汽车表示,其自主新能源整体收益性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在央企中处于最好水平。
“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2024年开始季度盈利,今年上半年盈利性更稳健,这在行业里是最快的。”岚图汽车CEO卢放说。
中国一汽未提出下半年产品推进节奏,此前定下了全年345万辆的销量目标,而上半年完成157.1万辆。中国一汽总经理刘亦功在部署三季度经营工作时强调,要强化目标刚性,确保既定目标必达。
靠着燃油车盈利,将钱投入新能源开发,这是过去车企的普遍情况。而现在,新能源产品的盈利窗口收窄,来到收尾阶段,但价格战又持续不断,可见三大汽车集团的压力之大。
合资破局
今年是自主品牌突破、合资品牌反攻的关键之年。
上汽方面,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转型步伐在上半年全面提速。据王晓秋透露,原来合资企业的产品多为外方应用全球平台而来的全球产品,但今年第三季度,上汽两家合资公司都将推出多款专为中国用户打造的全新车型。
在一些智能电动技术上,合资品牌逐渐向本土科技企业靠拢,比如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搭载于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不仅增加了该车的曝光度,也拉近了上汽奥迪与用户的距离。
东风方面,旗下合资品牌有新能源产品闯出一番天地——东风日产N7从今年5月15日上市至今,交付已超万辆,成为行业交付速度最快的合资纯电车型。
N7热销是一次蓄力已久的爆发,是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交出的一份独特答卷。东风汽车与外方股东达成共识,以中国客户、中国标准、中国零部件、中国速度来推动产品,N7的成功证明了该模式的正确。
上半年,中国一汽旗下合资企业也紧跟市场节奏。一汽-大众加速品牌焕新转型,近期又扩大渠道,向75家新经销商授牌。一汽奥迪落地首批100家Q6L e-tron家族授权店。一汽丰田也干了一件大事——将销售公司从北京迁至天津,与总部距离更近,更便于研产销一体化协同。
稳扎稳打是长久生存之道。三大汽车集团今年一边推进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一边不断尝试在新能源时代重新发掘合资品牌的优势。
加速出海
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的108万辆,上升到2024年的641万辆,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入2025年后,中国汽车出口来到新的发展阶段:其一是出口转型,出口形态从产品向技术出口转移,深耕本地化。其二是国际市场日益复杂,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关系不稳定具有潜在风险。
不过,王晓秋表示,今年仍有信心保持海外出口业务两位数增长。
上汽的海外主战场在欧洲。1-4月,上汽集团以10万辆的成绩,成为欧盟、英国和北欧三地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车企,同比增幅高达31.2%。
今年,上汽的海外战略还在体系化升维,实行“全球+本土”的Glocal战略3.0。未来3年,上汽将推出包括7款SUV、7款轿车、1款MPV、2款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
目前,上汽已经建立了欧洲设计中心,正在筹建欧洲工程中心;在东南亚筹建KD工厂;在拉美、中东、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围绕全面Local化的战略导向,不断深耕本土市场;在非洲,以埃及、摩洛哥、南非为战略支点,以点带面,区域联动。
中国一汽年初提到的“1156”工作部署中,就包含出海战略。
所谓“1156”,即1条主线、1个支撑、5大目标、6项重点工作。
1条主线是把牢产品成功经营主线;1个支撑是做强能力、提升关键支撑;5大目标是加强自主百万、确保合资稳健、推进绿色跨越、持续海外突破、加快生态做优;6项重点工作指的是全维战略管控、全速科技创新、全域极致降本、全员数智转型、全面深化改革。
持续海外突破即为5个目标之一。以一汽解放为例,接下来拟在8个国家设立海外全资子公司,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
去年底,一汽解放发布“SPRINT 2030”国际化战略,明确到2030年,海外销量达到18万辆,占比达36%。设立8个国家海外子公司,即为“SPRINT 2030”战略的深化。
此前,一汽红旗透露,右舵车基地将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建设,中东与欧洲区域的运营总部将于年内投入运营。还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超100个国家累计布局1000家网点,形成20万辆以上的海外年产能规模。
东风汽车一直把海外战略作为主线任务之一,海外布局的速度越来越快。杨青强调,下半年要将国内与国际市场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海外事业跨越发展。
上半年以来,岚图进入阿联酋、卡塔尔腹地,开启产品销售;东风汽车、岚图、猛士三大品牌登陆波兰市场;东风商用车在智利首都开设品牌旗舰店;东风柳汽发布“乘风双擎(2030)计划”,核心是到2030年,在亚洲、非洲等区域建立9个智能制造基地,新增300家以上销售网络,实现“2030年海外销售30万辆,再造一个东风柳汽”的目标。
自主品牌持续冲量、合资板块寻求反攻、海外市场深度布局……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上汽集团等三大汽车集团都在多线作战。他们的战略选择,也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方向。
2025年的这场“期中考试”,不仅关乎三大集团年度目标能否达成,也为他们未来发展定下基调。
- 上一篇:杜兰特交易
- 下一篇:都火了方圆脸时代怎么还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