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媒体发展

  • 2025-08-25 13:10:39
  • 722

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且广泛应用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引擎,正深刻影响着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随着算法、算力与数据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在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当前,人工智能已与新媒体行业紧密相连,并在新闻采编、传播、评论等环节展现出较大应用潜力。在此背景下,媒体行业亟需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应用,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提高政治站位,把好内容品质关。主流媒体承担着为我们党和国家凝聚共识、引导舆论、宣传主流价值观的职责和使命。在数字媒体高度发展和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守舆论阵地。首先,要保证新闻内容的权威性、政治导向的正确性。要将政治性作为新闻工作的旗帜,将真实性作为新闻工作的生命,将创新性作为新闻工作的不竭动力。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集、编辑、发布等不同环节中的广泛应用,主流媒体要加强对新闻内容的审核与把关,充分运用智能学习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手段,加强审核系统的智能化构建,加强对敏感内容、虚假信息的精准识别与自动过滤,加强对新闻真实性、严肃性、客观性的维护。既要通过技术的运用加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坚守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政治立场。其次,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监管。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技术内容审核机制。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也要充分发挥自身“把关人”的作用,坚决防止因为情感误判、技术偏差从而导致的内容失实、价值偏移等问题。要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的双重保障,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符合党和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战略大局,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建设方向,从而持续发挥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引领作用。

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构建全媒体矩阵。在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辅助内容生产的工具,更是加强媒体形态转变、推动媒体转型融合的重要力量。要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创造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方面的潜能,为打造全息媒体、构建全程媒体、实现全效媒体的新型传播体系注入强大动能。主流媒体要充分贯彻和落实“守正创新”的工作理念,要积极拥抱新兴技术,加快构建媒体传播矩阵,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与舆论引导力。一方面,要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国家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要主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尝试将其运用于新闻采写、发布、反馈等相关环节。通过对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创新,加强新闻内容生产的智能化、工作流程的扁平化、传播矩阵的平台化,升级新闻生产的产业链条,打破以往报纸、网络、客户端等不同媒介之间的壁垒。打造集报纸、电视、网站、客户端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拓展主流媒体的覆盖面,扩大主流声音的传播力。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性和精准性。在网络空间中,多元思潮涌现,如不进行及时规范引导,就有可能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主流媒体要加强对舆论风险和陷阱的准确识别,主动发挥“风向标”和“定音鼓”的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对社会议题价值的精准把握,丰富议程设置的形式和手段。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网站客户端及社交媒体中的舆情数据进行实时抓取,结合语义分析技术对广大群众的关注热点和情绪走向进行精准识别,为主流媒体提供准确科学的舆情研判,为后续的议程设置提供精准支持。同时,要加强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强主流媒体对数字资源的整合优化能力,筑牢舆情监测与新闻生产的数据基础,从而持续构建导向正确、结构合理、形态多样、技术先进、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发主流媒体改革活力。首先,要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新兴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流媒体要加强内容创作、媒体运用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落地实践和发展创新。同时,要加强对骨干人才的选拔,将其安排到日常工作的关键岗位中,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激活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其次,要深化产教融合。主流媒体要加强与各方的合作,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践基地、开展项目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素养和技术能力,增强其对于数字社会的适应能力;也要通过开展竞赛、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青年人才队伍,为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再次,要完善奖励评价机制。要构建涵盖技术创新、传播效果、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内容的考评体系,通过弹性薪酬、绩效考核等多种激励手段,激活人才的发展动力,从而为主流媒体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