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了个绝对的漂亮仗, 外部势力狗急跳墙, 用上了“肮脏手段”

  • 2025-07-26 15:01:18
  • 672

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稀有金属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高端制造、新能源、国防科技等领域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拿稀土来说,这17种特殊金属元素的组合,在芯片制造中能提升半导体的性能,让电子设备运行更稳定;在永磁电机里,能增强磁性,使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的效率大幅提高;而在隐形战机的研发中,更是不可或缺,它能帮助战机实现雷达隐身,提升空战中的生存能力。

可以说,没有稀土,很多尖端科技产品都只能停留在图纸上。全球稀有金属分布极不均衡,而中国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多年的产业积累,在稀土的开采、冶炼和分离提纯等环节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主导着全球稀有金属供应链话语权。

近日,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的一起大规模稀有金属非法走私案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披露信息显示,“某国”由于自身无法自主完成稀有金属的提纯生产,为保障国内供应,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隐蔽渠道和手段进行囤积。该国某重点领域承包商更是铤而走险,一方面将中国产的稀有金属更换包装,伪造“非中国原产”标签后转口偷运至国内。有知情人透露,他们甚至会将稀土混装在普通货物中,比如在一批服装、玩具的集装箱里,偷偷塞进稀土制品,以此蒙混过关。

另一方面,该承包商还采取了多种狡猾的方式。他们会虚报稀土的成分含量,原本纯度达99%的稀土,被说成是纯度只有30%的普通金属,企图降低监管部门的警惕性;伪报品名更是常用手段,把“稀土氧化物”说成是“普通金属粉末”;为了避开检查,他们利用快递小包多次少量运输,每次就寄几公斤,用几十上百个包裹分批寄出,让人难以察觉;还会频繁更换运输渠道,今天走海运,明天转空运,后天又换成陆运,跟监管部门玩起了“捉迷藏”。

尽管国家安全部并未明确指出该国名称,但从其对稀有金属的迫切需求以及有能力策划如此大规模走私事件来看,答案呼之欲出——十有八九便是美国。美国作为科技和军事强国,对稀土等稀有金属的需求量极大。其国内虽然有一定的稀土储量,比如芒廷帕斯稀土矿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之一,但由于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环保成本极高,加上多年前关闭了不少相关工厂,导致产业链不完善,目前美国80%以上的稀土依赖进口,而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话语权的提升,以及对战略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美国对稀土供应的担忧日益加剧,甚至到了“缺稀土缺红了眼”的地步。他们深知,一旦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都将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今年4月,中国公布的稀土管制新规正式落地实施,这一举措旨在规范稀土出口秩序,保护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新规对稀土的出口流程、审批标准都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要求企业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才能出口,并且对出口数量也进行了限制。

从国家安全部披露的情况来看,新规的实施卓有成效。以往,美国等国家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途径获取中国稀土,而在新规的严格管控下,正常的非法出口渠道被有效堵死,这才逼得美国“狗急跳墙”,不得不动用这些见不得光的肮脏手段来“挖中国的墙角”。

这一轮中美在稀土领域的博弈,中国无疑打了一场漂亮仗。稀土管制新规的出台,不仅体现了中国对战略资源保护的坚定决心,也让美国在稀土供应上的窘迫暴露无遗。长期以来,美国在诸多领域对中国采取遏制和打压措施,从芯片禁令到贸易制裁,无所不用其极。而中国通过稀土这一“王牌”,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博弈中占据了主动,着实让国人感到扬眉吐气。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美战略博弈中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稀土出口的进一步规范化和严格化,外部势力的“阴招”很可能会不断推陈出新。他们或许会尝试更隐蔽的走私手段,比如利用地下钱庄转移资金,雇佣跨国犯罪集团进行运输;或者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稀土供应源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就曾资助澳大利亚、蒙古国的稀土矿开采项目,但由于技术和成本问题,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产能;甚至可能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向中国施压,在国际场合散布“中国滥用稀土霸权”的言论,企图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迫使中国放松稀土管制。

因此,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务必提高警惕。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更精准的筛查,严厉打击非法走私行为;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出口管制规定,不被利益诱惑参与非法交易;公众也应关注稀土保护,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举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不让外部势力的奸计得逞,守护好国家的战略资源。

参考资料:《某国用矿泉水瓶偷运我国稀土出境!国安部:已截断》看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