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推出浣熊食堂, 美团要让商家实现拎包入驻
- 2025-07-05 00:24:02
- 961
美团要自建“食堂”,但还是为了外卖。在经过为期半年的试点后,日前美团方面宣布正式推出浣熊食堂。据了解,浣熊食堂是美团方面为探索餐饮行业建设的放心外卖基础设施,以线下的集中式外卖厨房为基础,将“全程可视可追溯”作为运营原则,面向所有类型的餐饮商家开放。
商家在入驻后,美团方面将提供食品安全的全链条服务、日常操作标准、数字化运营规范和必要的各类扶持,其中包括从供应链、明厨亮灶,到数字化运营的全套基建。例如根据商家需要,美团可提供完整的食材供应链服务,支持商家通过“快驴进货”与益海嘉里、中粮、正大、圣农等,超过200多个品牌食材供应商等建立源头直采链路。
简而言之,浣熊食堂就是美团针对外卖业态量身打造的“wework”,商家可实现拎包入驻、直接开业就接单。
据悉,自2024年12月试点以来,浣熊食堂已在北京、杭州等地运营10家门店,吸纳超过100个餐饮商家,服务数十万消费者。对此浣熊食堂负责人初征表示,未来三年美团将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帮助超过上万家餐饮商家实现放心外卖的品质升级,建设好餐饮外卖的食品安全基础设施。
不难发现,从明厨亮灶工程到自建浣熊食堂,为了让用户吃得安心,美团方面可谓是动作不断。事实上,饿了么也没闲着,继今年年初推出“优店腾跃计划”后,不久前其宣布加码投入逾10亿元、吸引优质餐饮商家入驻。
毫无疑问,食安问题本就是头等大事,需要美团和饿了么更认真地对待。而且随着京东的进入,并高举品质外卖这面大旗,美团、饿了么显然也更有动力让用户吃得安心。
据了解,京东外卖号称其建立了行业最严的商家准入与审核标准,门店入驻审核通过率仅有40%。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筛选效率,京东外卖还调动用户和骑手积极性,通过有奖推荐和举报的形式,试图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监督环境。在其此前公布的相关数据中表明,截至6月1日日单量就已突破2500万单。相关行业研究报告则显示,京东外卖已占据全国外卖市场超31%份额,并且在品质外卖细分市场占有率达约45%。
总而言之,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中,除了让用户吃得便宜之外,吃得更安心也是头部外卖平台重点投入的战场。
但问题是,美团为什么会选择用自建“食堂”这种方式,来实现品质外卖的供给呢?
其实不只是美团,6月18日京东旗下首个餐饮实体基础设施品牌七鲜美食MALL首店已在哈尔滨开业,入驻品牌包括六必居、乐寿御坊、咖啡熊、六丁火烤肉等。据京东外卖相关负责人介绍,七鲜美食MALL已同步入驻京东外卖,是国内首个实现100%后厨直播的美食MALL,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堂食+品质外卖”线上线下联动服务。
美团和京东之所以会做出类似的选择,显然与隐藏在繁荣背后、一种名为“幽灵外卖”的灰色业态有关。据悉,这类商家通常潜藏于地下档口、居民楼中,无需合法执照,甚至是无需合格厨师,只用借用他人资质,就能通过快卖平台获取稳定的订单。但不合规往往也就意味着食安问题的隐患,所以京东外卖就曾明确表示,只接受支持堂食的门店入驻。
然而在既有模式下,受限于成本、效率,打击幽灵外卖、提升餐食品质并非易事。君不见即便京东外卖号称已建立了行业最严准入标准,但也难免“中招”,因存在部分商家在平台公示的经营场所图片与线下门店实际不符等问题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甚至被监管部门约谈。
论及“幽灵外卖”兴起的原因,其中一大因素无疑是运营成本远低于正规商户。既然如此,美团、京东何不将精力放到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上呢?通过亲自下场,为商家搭建“基础设施”,美团、京东就可以使得其以更低的成本入局,自然也就有望从源头解决品质外卖的供给问题,打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而且对于品牌商家而言,单独开设外卖小店也能分流线上订单,从而提高线下堂食店的用餐体验。
更进一步来说,在外卖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浣熊食堂、七鲜美食Mall也有望通过场景创新来开辟新的增量。例如浣熊食堂“一单多店”模式就允许用户跨品牌下单,然而由骑手一次性完成配送,这也精准契合了部分消费者对于餐饮多样化的需求。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如今外卖平台开卷品质外卖,或多或少说明其对于用户的痛点并非不了解。而能够让平台从知晓迈入行动,这显然就是市场竞争对于行业和消费者的意义所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