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保险“飞入”标准化时代,护航低空经济发展

  • 2025-07-11 04:54:38
  • 953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7月10日电(张天源)随着低空经济在商业上的发展不断加速,保险需求日益显现。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无人机及无人系统博览会上,有保险公司携自己的无人机标准化保险产品亮相,意味着国内无人机保险正迎来标品化时代。

政策助力无人机保险标准化

据介绍,我国无人机保险产品的探索起步较早,早在2014年6月,中国人寿与无锡汉和公司签约,为一款植保无人机提供机身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有业内人士表示,早期的无人机保险多数为定制化产品,因彼时的无人机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少险资介入市场较早,但成功落地的案例多数属于具有唯一性,保险产品的设计缺乏统一标准。

这一情况在去年悄然发生改变,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在2024年1月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要求无人机必须购买责任险。这一政策推动了无人机保险成为低空经济行业合规运营的刚性需求,促使更多企业和个人主动购买保险。

大疆无人机的销售人员向新华财经表示,现在的无人机保险可以分为商用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两大类。其中消费级无人机保险发展较好,保险公司主要和部分头部品牌合作推出标准化保险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无人机时可同步购买相应保险。与此相比,商用无人机保险的标准化发展相对较缓慢。

低空产业专家李劼向新华财经表示,仅以机损险为例,当前商用无人机的保险费率约为无人机售价的7%-10%,保单金额相对于消费级无人机要高的多,且因商用无人机的保险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复杂应用场景和保险理赔定损较为困难等因素,因此相关保险产品往往出现可复制性低,保险产品标准制定困难的窘境。

但受政策推动和商用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带动,商业无人机保险的标品化也逐渐突破。诚合保险经纪的产品经理孙桐欣向新华财经表示,通过吸收车险,航空险等成熟险种中的产品研发经验,如今的商用无人机保险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以往有了质的提高,产品类型主要包括:无人机机身一切险、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飞手意外险、重大设备(首台套)保险。涵盖了物损,机损,人身意外等多种理赔场景,对无人机现有的主要应用场景基本做到全覆盖。

无人机保险市场有多大?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在和博览会同步进行的“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上表示:“我国现有无人机应用场景已达27种,2025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数千亿元。”

随着这一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无人机保险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瑞再研究院曾在报告中预测,低空经济保险市场规模在2035年有望达到80亿元到100亿元,其中无人机物流和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场景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目前,国内三大“老牌产险”平安产险,人保产险,太保产险均在2024年下半年落地了其低空保险产品。李劼表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推出无人机保险产品的企业已近二十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香港运输物流学会常务委员兼物流政策委员会主席于承忠也表示,低空经济保险需求涵盖产业链上下游,上游涉及工程险、责任险、意外险;中游包括产品责任险、安全生产险、试飞险;下游涵盖航空器运营维护险、第三者责任险、货运险、飞手意外险、维修人责任险及网络安全险等多样化险种。当前保险业务主要集中于下游应用,未来随着产业链完善,上游和中游保险需求也将逐步增长。

“无人机保险的标品化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全面的保障,也为保险行业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李劼表示,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容和低空经济市场的高速发展,保险公司的产品迭代也会加速,结合无人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变化,推出更多面向未来的优质产品。

需尽快形成无人机保险行业标准

谈及无人机保险的未来,多位业内专家在表示对这一产业看好的同时还指出,无人机保险的标品化是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想实现这一目标,保险行业亟需尽快建立无人机保险的行业数据标准。

业内专家指出,保险产品的标准设计需要依赖充足的风险数据,但目前低空经济保险仍处于起步和研究阶段,缺乏完善的法规和充分的数据支持,导致产品定价和理赔机制尚不成熟,保险公司在大规模进入市场方面仍持谨慎态度。

北京凌天无人机的华东区经理王石表示,随着低空经济的火热发展,商用无人机新厂商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型号无人机的制作工艺差异巨大。因此无人机保险的技术认定问题成为了行业公认的痛点。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部分企业已先行做出了尝试,其中,人保财险在江苏与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及其下属空地数智产业公司对接,围绕农业植保、物流运输、城市观光等场景探索“科技保险+数据交互”双轮驱动模式,推进低空保险产品的创新设计。此外,国内三大主要电信运营商都在在近期推出了各自的低空信号产品,期望通过布局低空信号基站技术,为未来政府监管、无人机保险理赔数据获取等众多重要场景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无人机保险理赔标准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市场效率,还能为用户提供更清晰、更透明的保险选择。”诚合保险经纪公司的孙桐欣指出,未来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险行业将与无人机制造商、监管部门等各方密切合作,不断完善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为低空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