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车市 | 印度2025年6月: 马恒达跃居第二

  • 2025-07-19 16:34:05
  • 584

2025年上半年,印度汽车市场在经济放缓、季节性低迷与消费信心疲软的背景下仍实现小幅增长,而马恒达却成为最大赢家,凭借强劲的产品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跃升至第二名,打破了现代与塔塔长期争夺的局面。玛鲁蒂铃木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份额明显下滑。

在品牌更替、产品更迭的剧烈波动中,印度市场正迈入一个从合资品牌主导向本土自主品牌发力的新周期。

01

本土力量崛起:

马恒达逆势上扬,

玛鲁蒂铃木增长失速

2025年上半年印度整体新车市场仅增长1.3%,达到218.9万辆,但品牌格局正在悄然重构。

◎ 长期霸榜的玛鲁蒂铃木首次在增长周期中落后于大市,同比下降2.2%,市场份额从41.6%滑落至40.1%。

其下滑不仅表现在传统热销车型的动力不足,还反映出在SUV细分市场中的转型迟滞。Wagon R、Dzire、Vitara Brezza等仍然活跃在榜单前列,但老旧平台与造型的市场吸引力正逐步下降,且电动化与智能化响应节奏偏慢。

◎ 相较之下,马恒达凭借高达20.3%的同比增长成功反超现代与塔塔,升至销量第二。

其强势增长来自产品力集中爆发——尤其是Thar和Scorpio两款车型,分别实现60.1%和3.5%的同比增长,体现了其在中高端越野与多用途车市场的独特优势。

XUV系列也延续了良好表现,XUV300/3X0与XUV700分别同比增长37.1%与4.6%,补齐了马恒达在城市SUV与家庭车市场的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马恒达的新势力车型XEV 9e和BE 6也陆续进入榜单,表明其正逐步将新能源车型纳入未来产品体系。

◎ 现代与塔塔则未能及时抓住市场节奏,分别下滑7.7%与7.9%。尽管现代Creta在6月依然拿下销量冠军,并庆祝在印度市场十周年,但销量同比仍下滑3.1%。塔塔方面,曾于2024年称王的Punch在2025年上半年骤跌23.3%,并在6月同比暴跌42.7%,反映出依赖单一爆款的策略正在失效。

◎ 斯柯达和名爵则凭借新品投放快速上升。斯柯达受益于Kylaq的上市,实现惊人的134.1%同比增长;名爵则通过Windsor等新车实现18.6%的增幅。这些欧系和中资背景品牌正凭借精准产品定位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02

产品格局波动加剧:

SUV上攻、紧凑轿车坚守,

合资品牌空间压缩

从车型层面观察,印度市场消费趋势仍偏向紧凑型与SUV,且消费者对更新换代的敏感度日益提升。尽管Wagon R、Dzire等经典车型仍然高居榜首,但排名波动剧烈。

例如,Creta虽然斩获6月销量冠军,但其年内销量仍略低于Wagon R;而新一代Dzire则凭借设计升级和配置优化,在5月跃居第一并在6月稳居第二,显示出印度消费者对“老牌焕新”的积极反馈。

SUV市场的竞争最为激烈。

◎ Vitara Brezza、Ertiga、Swift、Fronx等玛鲁蒂铃木旗下多款车型虽有小幅增长,但整体表现未如马恒达那样有爆发力。

◎ Thar在6月同比暴涨77.5%,成功跻身前15,而Scorpio和XUV300/3X0也展现稳定成长。尤其是在15万元卢比以上区间,马恒达车型在配置、越野能力和品牌感知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起亚方面表现平稳,Syros成为近期最畅销的新车型,虽然整体销量下滑3.2%,但仍维持中等市场份额。

◎ 丰田则靠Hyryder与Innova等车型维持正增长。

◎ 相比之下,雷诺、日产、本田、吉普等合资品牌因产品老化、更新缓慢和渠道偏弱,分别出现20%以上的销量大跌。尤其是日产和雷诺,其核心车型如Kiger、Magnite与Triber均表现疲软,甚至被边缘化。

印度车市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

◎ 本土品牌愈发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在中低端和中高端两个区间展开双线突破;

◎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车型配置、外观设计与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期待,单靠品牌号召力和性价比已难以维持竞争优势。

小结

2025年上半年,印度汽车市场内在结构正在快速重塑,从品牌格局看,马恒达实现阶段性胜利,其越野硬派与家用SUV双轮驱动的策略已开始在合资品牌让出的空间中筑牢根基;玛鲁蒂铃木虽仍为第一,但增长放缓,暴露出对新兴细分市场响应迟滞的问题;而现代与塔塔则需在产品焕新与价格带布局上作出更快速调整。